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到新发展阶段,住房回归居住属性、体验感诉求,在此情况下,笔者最为看好那些能最大限度满足居住属性、迎合体验感诉求的房企。 当然,买方时代,甚至强买方时代,供给端竞争加剧的情况下,开发商的项目都在落实居住属性、迎合体验感诉求。但是,据笔者观察,一些开发商所谓的客户导向,比如户型设计、建筑工艺、建材投入、园林景观、社区服务等方面的投入,更多地异化为营销导向,即通过这些卖点来引流和转化。但后续这些投入能否实打实落在每一个承诺的细节上、后续的维护可否到位和持续、物业费是否会涨价,不涨价能否作为始终如一的维护承诺等,这些都有很大不确定性。 在当下信息充分畅通的时代,特别是自媒体和短视频成为主流渠道时,利用这种信息差去引流和转化的难度非常大,甚至不可行,或者一旦有负面,就可能被老百姓用脚投票。现在,新房项目“二八”现象(只有20%的项目受到欢迎)的出现就是如此。因此,只有真正将客户居住感体验放在首位才能赢得客户。 怎么做到呢?笔者提出三个建议: 一是,不要一味地去学别的开发商怎么打造产品。更重要的是,去和本地的中介聊一聊,现在客户关注什么,比如价格、物业管理、“一老一小”照顾、智能化、宠物排便处理、得房率、园林景观维护等。最大程度地从百姓的微观诉求中获取公约数,然后作为项目开发和定制的基础。 二是,根据第一点得到的信息,在开发、设计、交付中“既做加法,也做减法”,加法即百姓需要的设施设备和服务,加上来,比如照看老人、小区托育等;减法即把那些华而不实、为了引流和转化而加上来的设施设备,减下去,比如太高端的大门、会所等。 三是,如果做到了一和二,把客户带到已交付至少3年的项目,让客户看到,项目任何一个细节都是为了业主日常需求而设计的,物业、景观、老年饭堂,和当初售楼处宣传的是一致的。 总之,做到这三点,这个项目一定是受市场欢迎的项目,这样的开发模式必然就是“以人定房”的新模式。 作者 李宇嘉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
来源:中新经纬
作者:李宇嘉
编辑:李雅婷
建设“好房子” 多地加快提升居住品质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推动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......(0 )人阅读时间:2025-04-04广州印发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申请审查实施细则
近日,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、市民政局联合印发《广州市公......(0 )人阅读时间:2025-04-04百强房企聚焦重点核心城市 加大对“好房子”建
日前,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、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、北京中......(0 )人阅读时间:2025-04-04有效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作用 各地密集优化相关
日前印发的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......(0 )人阅读时间:2025-04-03